舞蹈论文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的实际构成

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的实际构成

  • 2013-02-19
  • 佚名

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的实际构成张素琴 一、从关于“原生态舞蹈”的批评说开 以西藏歌舞为原材料、以杨丽萍为“形象代言人’.2005年创建的“九寨沟容中尔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创造

 

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的实际构成


张素琴

 


    一、从关于“原生态舞蹈”的批评说开

    以西藏歌舞为原材料、以杨丽萍为“形象代言人’.2005年创建的“九寨沟容中尔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藏谜》这个文化产业的神话。当大众传播兴致勃勃地谈论其中的“舞蹈产业化”的时候.舞蹈批评家则忧虑着“舞蹈文化化”7—把“文化”还未研究和保护好的舞蹈迅速地“产业化”,多多少少有点儿变卖原材料和搞营销之嫩疑。所以舞蹈“文化”的事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同时做——不敢说先做。
    20世纪,包括分析美学在内的诸多美学流派和美学家开始从更宽泛的视域来寻求艺术标准,不约而同地、回归式地加上了一个被遗忘的原则——“文化”。作为一个更深广的标准,  “文化”愈来愈被推到各类艺术评判者面前,其中包括迪基(J Dlckle)的“艺术是一个文化”的断语”和丹托(A Danto)的“艺术界”理论。如前说前者是亮出概念,那么后者则用分析表明:艺术作品不是纯粹的物品。判断个东西是否是艺术作品,关键在于看这个东西周围是否有一个。艺术界”.是否能放进艺术世界之中。艺术作品总是深植依赖于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处境。大约因为舞蹈理论和由此延伸出的舞蹈批评比较幼弱,所以许多术语常常要借用,  “原生态”就是从植物学中借来的。它原来指“原生态森林”、  “次生态森林”和“再生态森林”,分别是说没有人工介入的原森林、被开发一部分又用人工造林补上的次生林和纯粹的人工造林。当初,《云南映象》亮出“原生态”,本质上是对“人工”舞蹈的造作柔弱的一种反拨。后来.随着世风,许多舞蹈节目亮相都挂上了这个招牌.利用各种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把“原生态舞蹈”的旗帜弄得铺天盖地、猎猎招展。
    关于“原生态舞蹈”.专家教授认为是“不刻意加工、不脱离生成环境、自然传衍”的东西  ,杨丽萍认定“根据生活中每个人对事物不同的理解创造的舞蹈”……专家教授干吗要谈不是自己编创、表演的作品昵’舞蹈演员干吗走下舞台后还要张嘴阐述自己的观点呢?他们各自的见解能否沟通、继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二、舞蹈的构成

    于是,一个中国舞蹈界要特别应该意识到的问题就凸现在了我们面前:像所有门类的文学艺术创造实践活动一样,活生生的舞蹈实际上是由舞蹈作品和舞蹈批评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结晶体有舞蹈教师、编导和演员,当作品呈现出来时,他们都隐没了,连演员都隐没在角色之中。第二部分则由有特定史学方法的舞蹈史研究者和有特定研究支点的舞蹈理论研究者组成,从事舞蹈的历史批评和现实批评.他们面对的也是剔除了“人际关系”的作品。
    在舞蹈历史批评中,瓦尔特·索雷尔(1905。1997)  是一个现代典范。他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巨作‘西  方舞蹈文化史》首次将舞蹈置于政治、经济、宗教、历  史以及各门类艺术的大背景中加以分析比较。20世纪最  伟大的芭蕾编导家之一乔治·巴兰钦曾为这部舞蹈史 案叫绝到  “无与伦比!我从来都以为,舞蹈只是某种目睹的东西,而不是某种笔头的东西.但瓦尔特‘索雷  尔的《西方舞蹈文化史》则是无与伦比的。它唤醒了舞 蹈的历史性联系,并在与其他所有艺术的相互联系中展示出了它的发展。一部启蒙式的著作’”。在理论研究上.约翰·马丁完成其《舞蹈概论》后,西方舞蹈的基本概念得到了界定。如果再深八到细部上——诸如分类、创作、风格流派等,就还需要专攻的研究者。被誉为“西方舞蹈学术研究皇后”的塞尔玛·珍妮·科恩博士(1920一)的贡献就特别体现在其“风格”理论上  舞蹈史学和理论的研究构成了舞蹈现时批评的学求基石,而后者则将前二者的学术力量澈活在对舞蹈现象的阐释中。即使像以色列这样的“舞蹈小国”,也把批评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从1970年起,以色列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吉奥拉·马诺开始评论舞蹈,并先后创办了《以色列舞蹈年鉴》和《以色列舞蹈季刊》。他的舞评素以敏锐、犀利而著称,对颇有潜力的后起之秀竭力扶持,而对不健康的作品和创作趋向则从不留情,因此受到国内舞蹈界的敬仰。
    作为批评的阐释学美学的核心观点即“阐释也是创造”,这些往往忠言逆耳的批评同样是舞蹈文化的结晶,是更抽象化的结晶体,其每一个钻面都是一个文化支点或视角。舞蹈生态学的、社会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宗教学的、语言学的这种单纯的却深刻的批评在音乐学、美术学等姊妹艺术中已经很成熟,像法国学者贾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1977年)就被视为音乐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藏谜》迷人之处是宗教的终极追求和粗砺却温情的身体语言陈说。有人开过玩笑:今天中国的舞蹈资源还有两个卖点——敦煌和西藏。像汉画像砖石一样,敦煌的舞蹈不仅佛法无边,而且都画在二维空间的壁画上,要手舞足蹈于“球体空间”的舞台,何其难也。西藏的高深莫测则是活生生的:一是有融苯教和佛教为一体的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实实在在的舞蹈语境,雪山、草场与法号、转经筒相互映衬,二是有从《朝圣》的长Vbv中国舞蹈资源库

[1] [2] 下一页 Vbv中国舞蹈资源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