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探索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

探索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

  • 2011-10-05

舞蹈所用的道具几乎囊括了生活中可以用到、见到的各种工具和物品.从古至今,我国的道具是特别丰富多彩的。例如:器物方面的劳动工具、战斗武器、乐器礼器、餐具玩具等等;服饰

 


    舞蹈所用的道具几乎囊括了生活中可以用到、见到的各种工具和物品.从古至今,我国的道具是特别丰富多彩的。例如:器物方面的劳动工具、战斗武器、乐器礼器、餐具玩具等等;服饰方面的袖带巾帽等,手持小件日用品的扇帕伞杖等等;自然界植物方面的花啊枝啊、树叶啊、稼禾啊、条藤啊,凡是世上有的,舞蹈中几乎都有。只要你想的到,舞蹈编导也都能通过想像并创造出来用于舞蹈之中。在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运用的种类繁多,而且形象生动,富有内涵。无论哪种道具,都来自生活,并经过艺术加工。它们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与表演是协调的,并起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
  
  一、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种类
  
  中国民间舞蹈中所涉及的道具种类十分繁多,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要了解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同样要了解舞蹈背后以及在舞蹈中使用道具的渊源、背景。服饰与道具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1)汉族。山东鼓子秧歌中的“鼓”、“棒”、“伞” ;安徽花鼓灯中的盘鼓;东北秧歌中的手绢花和扇花;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等。(2)藏族。藏族舞中的热巴,是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中的牦牛尾和铃铛,单柄手鼓和长鼓槌都是主要道具。(3)蒙族。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舞者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盅碗舞,亦称“打盅子” 。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4)维族。盘子舞,俗称“顶碗小碟舞”,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5)朝鲜族。象帽舞,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有时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来作表演。长鼓舞,表演者身挎杖鼓,左右手持竹键敲打鼓面,击鼓起舞。 这些无不体现各民族运用道具的种类之多,且更可见的是民族特殊性决定道具运用的特点。
  
  二、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作用
  
  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形形色色,丰富多样。什么道具运用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主要归纳了三个方面:第一,道具烘托了舞蹈的主题。第二,道具丰富了舞蹈的内涵。第三,道具渲染了舞蹈的氛围。舞蹈编创者和表演者都十分清楚,在舞蹈的表演中,无论舞者的技巧如何娴熟,有时如果不借助道具的作用,总是略感单薄了些,难以充分拓展表演的空间,因此道具的存在和使用对舞蹈者来说就变得十分重要了。舞台空间和场面的感觉因道具的运用而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道具在这里成了舞蹈动作的人工延伸,艺术的语言也由此而更为形象。

  道具的巧妙运用,能使一个舞蹈作品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放出夺目的光芒,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很好地起到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但是,如果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得不恰当,不到位,不符合文化背景,就会显得累赘和多余,甚至是画蛇添足,有时还会弄巧成拙,反而破坏了舞蹈的美感,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三、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风格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它本身就是反映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和爱情生活。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舞蹈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甚至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显现出风格特色的明显差异。民间舞蹈具有特点:载歌载舞,多用道具,自由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借助故事传说,形象鲜明生动,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拟实物、拟情思、拟气势、以物拟物的特征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道具运用主要表现。民间舞的道具求俗,求趣味,扇绢的摇抖之间,趣味横生。显现了民族民间舞蹈借助道具的独特性和符号性,同时也是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普遍特点。
  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它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舞蹈这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特点决定它只能是多样、轻巧、灵活的,是肢体与物体相配合的物品。具体地从三个方面上概括:首先,符合舞蹈和剧情的需要,有利于加强效果,无论是编创者或舞蹈表演者,要体现作品的主题,在道具的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的需要,剧情的需要。其次,道具在协调和实用上。道具要便于舞者的使用和展现,在表演中要做到收放自如,既不能喧宾夺主,又要与舞者浑然一体,即人与道具的和谐统一、动与静相得益彰。要有利于道具在表演中的增进和转换,有利于加强舞蹈的表情性。最后,道具的象征性与寓意性的统一。道具的象征性和寓意性决定了它在舞蹈中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虚拟的手法。同时又因道具的运用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代的特征和区别。就其道具的作用而言都要求虚拟与物化,必须围绕表演的需要,而加以合理和有效的运用。
  
  四、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以往有种说法,认为运用道具的舞蹈不是真正的舞蹈,起码不如“纯舞”的艺术价值高。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如果我们承认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其目的都是用某种手段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话,那么运用道具的舞蹈也符合这个艺术规律。道具可以被视为人体的延伸、扩展、有意的形变的,还是为了表达人的感受和冲动,是为人、为人之舞服务的。这与我们民族美学观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也大有关系。进一步说,道具的运用在中国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它在中国民间舞蹈中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然而,道具的出现让舞蹈增添了不少光彩。因为舞蹈最终所揭示的是人的情感及对世界的感知,它所蕴涵的情感愈来愈丰富、细腻这就对道具的使用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作为反映人物情感世界的一个有效载体,道具的应用范围将愈来愈广,方法也愈来愈多。
  总之,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道具在舞蹈创作领域运用的思维活跃,观念创新,呈现出了多元文化格局。很多舞蹈家们在研究开发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结合点,努力探索新的文化理念,并且这种探索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会表现的更加突出。


 

n9a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